一、案例简介

小杰(化名),女,大四学生,高考发挥失常。来到大学之后,学习勤奋努力,成绩中上等。一直以来,父母在学习上对小杰要求严苛,而小杰也一心想考上研究生证明自己。在最近半年的考研复习中,小杰出现学习精力无法集中、记不住知识的情况,感觉自己的脑子开始不受控制,学习能力明显下降,对自己感到失望,不断批判、责备自己,越发抵触学习。常常失眠,尤其是到晚上,总是莫名其妙地想哭,没有朋友能够倾诉。父母总是打电话询问复习情况,很害怕告诉父母自己现状,上网查寻自己的症状是抑郁症,担心同学老师知道,觉得大家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,更害怕自己永远这样,多次在QQ空间里表现出轻生的想法,感觉自己未来彻底无望。

二、关键点分析

对于小杰同学来说,考研压力是一个显性的、易于被观察到的现象,而背后的抑郁情绪才是导致她学习困难、对未来失去希望等表现的真正原因。小杰在辅导员的推荐下前来咨询,在与小杰进行交流以后,做出以下判断:(1)抑郁情绪明显,存在自杀风险,需要及时接受专业的心理诊断;(2)自我期望过高与考研复习状态较差引发的现实压力和巨大落差,再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恐惧加重了抑郁情绪。(3)家庭严苛教育下形成了内化的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,导致消极归因,形成恶性循环。(4)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资源,无法从外部环境、家庭环境中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帮助。综合以上分析,小杰处于抑郁情绪引发的心理危机状态,需要进行危机干预和持续帮扶。

三、思路举措

针对小杰的心理问题情况,心理中心与学院共同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,通过家庭关注、就医诊断、心理咨询、朋辈支持、学院追踪等维度,帮助小杰尽快恢复心理平衡,转危为安。具体开展以下工作:

(一)支持:锁定家校合作沟通点

在征得小杰同意的情况下,心理中心联络辅导员,引导辅导员及时与家长联系,详细、客观地反馈小杰的心理健康状况,并与家长共同商讨应对方案。沟通的重点是取得家长的配合,指导家长加强对小杰的理解和支持,争取父母陪伴就医。经沟通,小杰的父母表示不再给小杰施加压力,愿意多关心和倾听,但是抵触就医检查,想要再看看小杰的情况。

(二)诊断:打破讳疾忌医盲目点

引导小杰及其家人正视心理健康问题,通过耐心讲解就医过程及以往就医和康复案例,争取小杰在父母陪伴下及时就医检查,确保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。心理中心为了尽快打消小杰及家长的疑虑和负担,联系合作医院的心理医生对小杰及时开展了线上评估问诊,缓解了小杰及家长对就医的抵触情绪,心理医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,随后小杰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医院就诊,决定在考研关键期服药进行治疗。

(三)指导:加强朋辈帮扶支持力

加强对小杰的关爱,帮助小杰建立紧密的朋辈互助网络,并对支持网络进行心理教育和帮扶督导,重点就如何与抑郁情绪学生沟通提出有效指导。小杰的舍友和好友通过辅导员的指导,增强了对抑郁情绪的认知,增加了对小杰的关心和陪伴,邀请小杰参与一些感兴趣的放松活动,让她感受到了支持和理解。

(四)增效:发挥心理咨询改善力

在危机干预期,咨询的重点是稳定小杰的情绪,为她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,让她看到希望。结合小杰的成长史、人格特质等方面情况及症状分析,对她进行了持续咨询,运用情绪调节、认知重构、放松技巧等多种方法,帮助小杰舒缓情绪,调整认知,逐步摆脱内化的严苛标准,建立更加积极、稳定的自我认知模式,从而帮助小杰改善心理状态,恢复心理平衡。

(五)降级:抓住危机预防紧急点

目前小杰存在自杀想法,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关注小杰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,如自杀意念增强、抑郁症状加重、行为模式的显著变化等,降低风险等级,做好危机预防。一旦发现这些迹象,立即启动紧急危机干预程序,确保小杰处于安全的环境中。辅导员加强了密切关注,部署了安全防护网络,心理咨询师与小杰就生命安全部分进行了交流,指导小杰掌握危机应对技巧,如紧急联系人求助、心理援助热线求助、情绪急性发作的调节方法等,小杰在服药和咨询后,逐渐解除了心理危机。

(六)恢复:追踪心理状态平稳点

持续追踪小杰的心理状态,与小杰定期进行约谈,关心和了解她近期的心理状态、情绪变化等,尤其对小杰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及时的正面反馈和鼓励,帮助小杰提升自我效能感。辅导员每周定时与小杰谈心谈话,了解小杰的恢复情况,引导小杰卸下心理负担,正确看待考研成败,关注小杰的积极改变,鼓励她逐步恢复复习状态,沉稳应对考试。


四、经验启示

通过小杰的案例,辅导员在后续的工作中,可围绕以下三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:

(一)加强家校日常交流,破解危机困难点

辅导员要与家长加强日常沟通,避免在突发危机时才联系家长协同干预,降低家长的抵触情绪,同时要关注家长支持的稳定情况,确保家校合力干预效果。

(二)加强朋辈培训督导,提升危机识别力

朋辈陪伴可以快速建立支持氛围,及时追踪学生动态和发现危机。辅导员要加强朋辈支持者的心理培训和工作督导,包括心理危机识别技巧、有效沟通的方法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等。

(三)加强心理疾病科普,增加问题防御力

加强对心理疾病的科普和案例讲解,提升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,增强学生对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认知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