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,春暖花开、万物复苏,但同时每年的3月至5月也是各类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,发病数约占全年的一半,其中主要原因是春季气温变化较大,易引发人的焦躁情绪,造成身心的压力与焦虑。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应对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关于春季心理调适的指南吧!
春季经常出现的一些“小症状”1、容易产生疲劳感,在生活和学习中提不起精神,做事注意力无法集中。2、有焦虑反应,感到烦躁不安,食欲下降,情绪不稳定。3、失眠或者多觉、困倦等。心理中心给各位同学提供了一些心理调适的小窍门,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。
一、调整生物钟,养成良好作息规律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证充足睡眠的必备条件,以下有关睡眠的小细节和大家分享:保持放松固定的睡前程序,睡前半小时的活动以轻柔、舒缓为宜,帮助身体和大脑放松准备休息;安静地躺在床上以后,可以尝试做些积极心理暗示:我一定可以休息的很好,我可以跟着闹铃准时起床等;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,接受阳光照射、做些运动等;限制睡前手机暴露时间,每天晚上临睡前记得和手机说bye bye,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影响睡眠,不要让它拖延我们的休息时间,把之前那种日夜颠倒的日子彻底划上休止符。
二、规划充实自己的生活,合理安排生活节奏目标可以给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,没有目标很容易让人松散懈怠。给自己制定几个学习和生活的小目标,同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,松弛有度。建议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目标记事本,每完成一个目标就把它勾起来;还可以将目标与父母及好朋友分享,让他们给自己一些督促,激励自己,提高学习效率。
三、走出舒适圈,坚持适当户外活动调试情绪的一个好办法是到室外活动,或进行适量的运动,尤其是在充足的光照下,散散步,爬爬山,感受春天,亲近自然。日光照射会使人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加快,促进钙质吸收,也可以促进人体肾上腺素、甲状腺素等的分泌,对于觉醒注意状态的维持,改善情绪低落、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十分有效。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每天进行一定量的锻炼,例如慢跑、跳操、打球等。这些身体锻炼还可能带给大家额外的惊喜,因为适当的体育锻炼能让同学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,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和生活。小伙伴们,快来尝试一下吧!
四、处理情绪,保持积极阳光心态有些同学容易产生焦虑、抵触等情绪。从情绪的角度来说,没有好坏对错,这些是自己的真实感受,也一定有些来龙去脉,同学们要做的是看见、接纳自己的真实情绪,探索并理解自己的想法,再尝试去调节情绪,并选择适宜的行为。可以自我调节,也可以把自己面临的问题、压力与朋友交流,或许对方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,如果同学也感到困惑,可以和老师及家长谈一谈,他人的引导可以帮助自己及时走出“情绪陷阱”。积极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是对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的积极支持。当然,同学们也可以尝试身心放松的方法,比如腹式放松法、蝴蝶拍、正念疗法等,帮助大家远离紧张,拒绝内耗,放松身心,告别情绪“小怪兽”!
春天万物复苏,希望各位同学都能以良好的面貌去面对生活和学习,积极寻找到自己的力量和目标,用乐观的心态和切实的行动,迎接新挑战!